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引擎作用大有可为。其实,无论是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设立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都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迎来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既是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延续,又是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细化要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政 府在促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政策的宏观设计,从2009年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到2013年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通过《旅游法》,再到今年来的各项政策改革,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为其在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奠定了政策基础。
纵观一系列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是综合性消费,“吃喝住行游”一样都不能少。以自驾游为例,资料显示,国际旅游市场上94%的游客是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实现旅游目的的。“自驾游的人需要找到有停车位的酒店、可以加油的地方,还要发现哪里可以拖车、哪里有4S店……可以说,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消费链条。”戴斌说。
另外,“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是促进旅游业消费升级的重要支撑。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意味着这项制度有望加快推进。
有调查表明,目前制约我国旅游消费需求释放的因素,不是旅游动机,也不是消费能力,而是假期短缺,“当务之急是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中青旅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旅游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时空聚集的矛盾,政 府还是缺乏灵活机动安排休假时间的制度设计。对广大游客来说,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好处是时间更自由、消费更理性、出游更划算。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合力推动其发展。戴斌认为,旅游目的地越来越成为一个生活环境的总和,需要政 府进行政策规划设计,也需要各类社会资本在政策引导下加大投入,优化旅游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从发展水平看,我国居民正从最低层次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迈向更加强调旅游品质的方向。面对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实施乡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也将成为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刘明国在2014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说,农家乐、民俗村、农业园及休闲农庄等已成为农村地区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率,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还带动了城乡要素合理流通,助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戴斌也认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等工程释放了积极信号,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开始从仅仅关心旅游者的权利发展到反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特别是乡村农民。
|